白点的前期症状 白点要怎么治疗
金鱼白点病和白毛病如何分辨
1、金鱼身上有白霜是水霉病也叫绒毛病、白毛病、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冬春寒冷季节容易发生。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
2、白毛病和白点病是不一样的!水霉病又名白毛病。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其病原 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 絮。
3、不是同一种病。白毛病是水质恶劣造成的;白点病经常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鉴于目前专业治疗鱼病的药很少,有时候这两种病都用同样的药物对付,因此才容易发生混淆。
4、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且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治疗方法 :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cmx55cmx45cm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着。用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严重时鳞片脱落,体表上皮细胞发炎,有点状充血。有的一侧或两侧瞎眼,食欲不振,鱼体消瘦,游动异常。由于寄生虫大量寄生在鱼鳃组织等部位,从而使鳃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正常的气体交换的功能,引起病鱼窒息死亡。
白点病有什么表现
其主要症状包括羽毛脱落、嘴巴和脚趾角质层脱落、变薄、变软、断裂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消瘦、乏力等症状。此病会对鹦鹉和鸟类的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造成损伤,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和病菌。
[症状] 严重时,病鱼表现为体表覆盖白色黏液层,体色暗淡,少光泽,懒于游动,腹鳍不畅,单独滞浮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停食少便,鱼体消瘦,呼吸受阻,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 [发病季节]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
可能是水的杂质多,看看是不是鱼鳞有点伤口,然后感染了,把水换了,有菌。 先把起白点的隔离观察,免得把其它的都感染了。 1。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
我的鱼得了白点我下了甲基蓝,三天以后有了好转,我是立刻换水。还是再...
1、缸下了亚甲基蓝一般三天就要换水,亚甲基蓝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途比较广泛,可以搭配盐一起使用,能够预防水霉病,烂尾病,同时对一些寄生虫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是浸洗的话,浓度要控制在10毫克每升,时间为10至20分钟,全缸泼洒的话,浓度为2至3毫克每升。
2、白点病后是否需要彻底换水,白点病后要重新换入干净新水(嫩绿水)饲养,同时延长日照时间,适当提高水温、停食、增氧,可获得满意疗效。在水温20-26℃范围内,每立方米水体(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绿溶液浴洗病鱼2小时,可以杀死小瓜虫,对金鱼也比较安全。
3、小罗汉鱼身上全是白点说明得了白点病,需要立刻换水升温,等待康复。将患病的鱼儿单独放在一个鱼缸中,利用加热棒将水温升高至32℃,并保持温度恒定。用浓度为2~5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它进行药浴,每天30分钟,直到鱼儿病情好转。还可以将鱼缸内的水全部倒掉,用盐水对鱼缸进行杀菌消毒。
4、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红鲫鱼管水防病:生产季节,定期加、换新水对红鲫的生长十分必要。一般夏季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换新水量为20-50厘米。
5、全缸下了亚甲基蓝三天换水。亚甲基蓝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途比较广泛,可以搭配盐一起使用,能够预防水霉病、烂尾病,同时对一些寄生虫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是浸洗的话,浓度要控制在10毫克/升,时间为10-20分钟,全缸泼洒的话,浓度为2-3毫克/升。全缸下了亚甲基蓝一般三天就要换水。
6、用了甲基蓝可以不换水,一般药效在24小时后就会消失。这种药物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因此用于治疗鱼病,不过亚甲基蓝的效果更好一些,它只能在患病初期有点成效,能治疗的病包括白点病、水霉病、口绵、炸鳞、烂尾、白嘴以及一些皮肤病,另外下药要控制用量,过量会产生药害。
白点病如何治疗
如同对付任何鱼病一样,治疗白点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往往都贪快,又高温又加重药,不要说是病鱼,健健康康的鱼都会死。
金鱼得了白点病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提高水温到30度。对金鱼来说,30度左右的水温本是安全的,高温下白点病源体小瓜虫会逐渐离开鱼体死亡。百万分之二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硝酸亚汞是治疗观赏鱼白点病的专用鱼药,效果显著。百万分之五的亚甲基蓝全缸施药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飞、当发现金鱼有白点病当天则停食 用加热棒一步步加温,第一阶段升至25度左右 大致半天鱼儿适应后升至28度加入适量盐和黄粉来抗菌消炎,进而防止虫病再交叉感染 第二阶段提高水温到30度,每隔两天清洗过滤再加入黄粉,等白点完全消失三四天之后慢慢恢复水温,情况不太严重的自动痊愈。
白点病是鱼类常见疾病,改善水质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治疗,初期白点病比较好治疗,老三样(升温、下盐、换水)即可治疗。中后期白点病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比较常用的药,白点净就是不错的选择,按说明书的比例投放,配合升温、换水,几个疗程下来,白点病就可以痊愈。
金鱼白点病治疗的注意事项:白点细菌怕高温 首先将鱼缸水温升高至25~28度,当然不能很快的升温,升温太快金鱼就会不适应,我们可以用功率较低的加热棒缓慢加热,一般是每小时2~3度的升温速度。部分换水 可以换掉鱼缸中1/3的水。换水要慢,先慢慢抽掉鱼缸中1/3的水。
治疗的方式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将水温慢慢地提升到30℃左右,并且保持一段时间,寄生虫就会被杀死,鱼的病情也会好转。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往水里面撒一些白点净为它治疗。撒药后,要注意使用氧气泵打氧,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狮头鱼为什么会得白点病
白点病: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鱼全身满布白点,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
照片不很清晰,从描述看,很可能是患了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
狮子头金鱼头上出现白点,可能是得了白点病,这是金鱼常见的一种病症。一般出现这种病症的原因是水里滋生了寄生虫。在发现鱼生病以后,要立即升高水温,将之保持在30℃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用红药水或者碘酒涂抹治疗。
金鱼白点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小白点病。因致病原生虫为多子小瓜虫,故又名小瓜虫病。最初仅见体表上有数粒小白点,后迅速蔓延全身。病鱼体多黏液,并污染水质。“小瓜虫”流行于15—25℃的水温,渴死鱼因皮肤腐烂脱落、鳍烂、眼瞎、呼吸困难而致死。治疗:①有可能的话提高水温至30℃,7—10天后逐渐恢复正常水温。
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白点病症状:感染白点病的金鱼,初期在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这个时候金鱼可能还会在正常饮食生活,但是身体的瘙痒感,会让金鱼不停的磨蹭鱼缸壁、水草等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鱼身上的白点会慢慢增加,直到布满全身。患病的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感染周期越长,鱼儿的状态越呆滞。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
[症状] 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加,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类似。继之,白点逐步延长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堆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