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光敏疗法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的是 具有光敏作用的中药
花椒毒素简介
1、花椒毒素,又称为Xanthotoxin(XAT),是一种源自呋喃香豆素类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有多个别名,如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等,常见于花椒和八角等调味品中。然而,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引起皮肤变黑,具有潜在致癌性,与黄曲霉毒素相似。其结构特性包括香豆素内酯和呋喃环上的双键。
2、花椒毒素(xanthotoxin,XAT)为植物毒素,较常见于花椒、八角等调味料中,属呋喃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分子式C12H8O4,不溶解于水中,也不易溶解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低毒类。
3、又称花椒毒内酯,氧化补骨脂素,黄原毒。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白色或淡黄色丝状结晶(由热水、苯和石油醚中析出)。斜方棱柱形结晶(乙醇乙醚)。熔点144~148℃。可溶于沸乙醇、乙酸、丙二醇、氯仿和苯,微溶于沸水、液体石蜡和乙醚,不溶于冷水。在冷的浓硫酸中呈黄色,加热后变棕色。
4、花椒毒素是一种属于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特性引人注目。它的分子式是C12H8O4,相对分子量为216。值得注意的是,花椒毒素不溶于水,也不易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丙酮,而是呈现出白色或淡黄色的丝状结晶,当从热水、苯和石油醚中析出时,结晶形状为斜方棱柱形。
5、花椒毒素作为一种线型呋喃香豆素,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对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上。它能扩张冠脉,缓解痉挛,并抗血小板聚集,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潜在前景。花椒毒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Ca2+)和钠离子(Na2+)内流有关。
6、**毒素性质 - **化学特性**:花椒毒素是一种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8O4,不溶于水,也不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毒性分类**:花椒毒素被归类为低毒性化合物,但仍需注意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puva疗法是什么
英语缩写词PUVA,即psoralen and ultraviolet A的简称,直译为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这个术语在医疗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其拼音对应为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缩写词流行度达到了17207次。它主要应用于皮肤治疗,特别是在光老化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管理中。
PUVA疗法是一种在专业医疗环境中进行的治疗方法,通常在医生的办公室内进行。治疗过程分为两步:口服补骨脂素和UVA照射。首先,病人需要服用补骨脂素药丸,具体时间根据药丸类型有所不同,一般在75到120分钟前口服。药丸类型决定了这个时间范围,确保补骨脂素在体内达到有效水平。
PUVA疗法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对常规银屑病疗法不敏感或疗效不佳的中重度患者,特别是那些银屑病症状导致身体机能或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病人。它也被考虑作为老年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对于斑块状、点滴型以及局限于手掌和足底的银屑病,PUVA治疗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特别设计的UVA设备能够精确地治疗这些部位的皮肤问题。
PUVA疗法是光化学疗法,即结合口服或外用补骨脂素(8-MOP、5-MOP)与UVA,少数亦可应用UVB(290-320 rim)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包括泛发性寻常性银屑病、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可外用补骨脂+UVA)、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
PUVA疗法中的A波段紫外线治疗开始时,暴露时间可能非常短,通常在30秒到数分钟之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病人的皮肤类型和使用的UVA灯箱设备。随着治疗的进行,暴露时间会逐渐增加,可能达到20分钟或更长。治疗皮损通常需要进行约25次,严重病情可能需要更多的治疗次数。
皮肤光治疗学
皮肤光治疗学紫外线照射治疗(NB-UVB,UVA,高能紫外线)NB-UVB(窄谱中波紫外线)具有消炎、杀菌、止痛等作用,可用于银屑病、白癜风、玫瑰糠疹、斑秃、泛发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的治疗;UVA(长波紫外线)还可以用于疤痕疙瘩的治疗,具有治疗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创新的组织消融技术,利用光敏剂δ-氨基酮戊酸(ALA)进行治疗,称为ALA-PDT。 ALA-PDT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孙悦等人发展起来,最初用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鲍温病等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
光,这看似平凡的自然现象,却在美容与医疗领域发挥着神奇力量。防晒霜中的化学物质通过物理反射原理,抵挡紫外线的侵袭;电离子仪器则通过热量的散射,温暖肌肤深层。光的能量传输,如波长各异的光线,穿越皮肤表面,深入传递能量,引发“光热作用”——加热、汽化、剥脱和碳化,服务于各种治疗目的。
光动力学方法(PDT)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消融疗法,它采用的是一种光敏剂delta;-氨基酮戊酸(ALA),简称ALA-PDT。这种方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仅应用于治疗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鲍温病等皮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