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层下脓疱病与脓包性银屑病区别 角质下脓疱病致病菌是
不要迷信小广告,带你正确了解“牛皮癣”—银屑病
②环孢素:对银屑病有确切的疗效,推荐用于严重病例和其他疗法失败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肌酐增高、低镁血症、高钾血症等,用药后定期复查:血压,血肌酐、肝功能、电解质、尿酸。 ③来氟米特:可直接抑制淋巴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抗炎作用,其治疗银屑病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主要用于关节病性银屑病。
迷信偏方、验方、秘方 中医学博大精深,在治疗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松皮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不法游医受利益驱动,利用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四处宣扬所谓“秘方”“验方”“偏方”,在所售药物中偷偷加入激素、砷剂、汞剂。
在发病进行期,皮肤在受外伤、针刺后局部常可发生银屑病损害(称之为银屑病同形反应现象)。5)病理变化以角化不全、角层内或角层下中性白细胞构成的Munro小脓肿,皮突延长,真皮乳头顶端之上的棘层变薄为特征。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在中医中被称为“白庀(pǐ)”,是一种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的慢性皮肤病。这种疾病虽然难以根治且容易复发,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将银屑病列为十大顽疾之一。牛皮癣并非真菌感染引起的“癣”。医学上,“癣”特指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疾病。
另外,城市的野广告也被称之为“牛皮癣”。使用牛皮癣一词来概括该病名称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牛皮癣其实并不是癣,所谓癣医学上是指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一些皮肤病,例如头癣、股癣、体癣、手足癣、指甲癣等。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命名源于中医上一种古老的说法,称其“牛皮”,原因在于皮损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类似牛皮的韧性;或因皮疹反复发作及治疗后,变得肥厚、暗红,相互融合成斑块,表面呈皮革状,鳞屑较少。西医将其正式命名为银屑病,因皮损上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而得名。
皮损和银屑病的区别是什么?
1、银屑病的初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皮损,初期皮损为红包或棕红色小点或斑丘疹,伴有干燥鳞屑。随着时间推移,皮损逐渐扩展成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晰,且可相互融合。鳞屑呈现银白色,逐渐增厚,当患者搔抓时,鳞屑会如碎末般纷纷脱落。该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倾向于对称分布,常见于膝、肘关节伸侧和头部。
2、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银屑病的确诊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可以确诊,银屑病临床表现包括皮损性质、形态、分布部位,比如皮损形态银屑病是红斑鳞屑,红斑的基础上会有白色鳞屑。如果去刮这些鳞屑容易脱落出现亮亮的一层薄膜,再去刮薄膜会出现点状出血,这种现像叫Auspitz征。
4、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和真正的由真菌感染的皮肤癣菌病还是明显不同的。银屑病的皮损是边界清晰的鳞屑性红色斑块,往往表面有大量的银白色鳞屑,刮除之后可以看到薄膜和点状出血,这是银屑病皮损的特征。
5、银屑病的皮损在不同患者的身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的皮损面积较小,仅出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而有的人则可能全身多处出现皮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除了头部,膝盖、肘部、腰部等也是银屑病常见的发疹部位。银屑病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6、银屑病主要诊断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来决定,有些银屑病皮损比较典型,在发作时可以看到明显三联征,即红斑上面有白色鳞屑,鳞屑剥脱以后露出白色薄膜,薄膜消退揭掉以后露出点状出血现象,是比较典型的银屑病三联征,根据皮损很容易鉴别。
银屑病对人体的危害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容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它的病程比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不容易根治,皮肤起红斑,大量的脱屑瘙痒,所以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容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
银屑病是一种身心性疾病,不仅外貌受损,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对于儿童的成长,银屑病的影响不容忽视。脱屑会导致皮肤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等物质丢失,若皮损持续多年并扩散全身,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性贫血,出现乏力、倦怠、面色苍白等症状。
银屑病对患者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首先是瘙痒,银屑病的患者瘙痒比较重。另外银屑病的皮损表现让人看起来不舒服。对患者来讲,心理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银屑病对人体危害较大,由于皮损常发生于暴露部位,乃至头面部,属于毁容性病变,导致患者过度自卑,不敢与他人接触,无法穿短袖、裙子。长此以往可产生焦虑、自卑,甚至自杀倾向。
主要有以下几种:(1)肝脏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轻度肝肿大等。发生原因可以是银屑病本身的肝损害,更多的是治疗用药对肝脏的不良反应,但一般只是一时性的影响,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等来治疗。(2)眼病变。